2)第一一七章 鸠占鹊巢(第三更,求订阅)_红色脊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我看正是因为将总司令下野后,黄埔军失去了约束,他们才变得如此胆大妄为……不行不行,我得立刻派快马赶赴永新,通知夷斋前辈一声,请他早做准备,严加防范,否则要是生点什么意外,你我长一百张嘴都说不清啊!”

  唐玉甫的反应不可谓不快,然而,派出去的三名传令兵策马跑到西面二十公里的必经之路永阳镇时,就被教导师的后卫警戒小队给拦了下来,很快被带到正在镇中小铺子品尝酸辣米粉的郑毅面前。

  在特务连一群老油条的盘问下,三名传令兵中的少尉排长不得不如实告知实情,但他就是不愿把藏在贴身口袋里的信件拿出来。

  郑毅也没为难他,询问几句就让特务连弟兄暂时看管,等到了永新再放人。

  三名传令兵刚被带下去,郑毅立即放下饭碗返回军中,召集众弟兄商议对策。

  众人得知杨如轩已率部返回永新驻扎,顿时面面相觑,感到难以置信。

  郑毅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啊!要不是刚才那三个传令兵对我说,没打下南昌之前,整个吉安地区就被划为杨如轩部的防区,我还真想不通杨如轩怎么会舍弃富裕的抚州,跑到偏僻贫穷的赣西边城过苦日子……”

  “由此看来,朱培德对待他这位同窗师弟很不够意思啊!”

  王虎臣问道:“会不会是因为南昌起义之后,杨如轩不愿得罪老同学朱玉阶将军,奉命赶到南昌之后却主动让开道路,所以得罪了另一个师兄朱培德?”

  “我看这事儿很有可能!我们教导师是最后撤出南昌的,到达抚州又因整编停留了几天,直到我们离开抚州两天后,杨如轩才率部进驻抚州,此后他一直尾随我们缓慢前进,要不是我们为了突围,忽然调头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,说不定他仍然不会和我们有什么接触。”韩守仁说出自己的分析。

  弟兄们频频点头,纷纷同意韩守仁的分析,唯一搞不清楚状况的是,杨如轩如今到底有多少人马,是否得到了补充?

  郑毅沉思了好一会儿,反复在心中计算后说出自己的看法:“杨如轩部尾随我们到南丰的时候,手下有三个步兵团,根据我们向他起突袭之后的缴获物资分析,他没有火炮和迫击炮,在那一战中,他至少损失了两个营,算起来他带回永新的部队最多也就两个团。”

  “再一个,原本属于他镇守的吉安城,如今已被朱培德的新编守备师占据,由此可见他如今的境况不是太好,就算他在永新留有看家人马,也绝对不会过一个团……这么一算,如今他手底下最多有三个团的兵力。”

  众弟兄听了精神大振,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。

  此时郑毅却有自己的想法。

  为了尽快与秋收起义失败后的起义部队汇合,获得尽可能多的整编和展时间,郑毅并不愿意用强攻的方式打下永新,而是想通过威逼利诱等手段,兵不血刃地拿下永新,对杨如轩部实施缴械之后尽数遣散,如此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,才能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物资补充。

  ps:第三更到!

  革命事业已经到最危急时刻,请各位书友火到起点支持!

  特仿陈老总三章起序:二〇一六年秋,小火在紧张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码字,目睹本书从起点销售总榜前五十下滑到一百八十位,前有堵截,后有追兵,余心情焦虑,恐一溃千里,以老总诗言志。

  断头今日意如何?创业艰难百战多。此去泉台招旧部,旌旗十万斩阎罗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ido24.org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